首页 > 公园 > 内容页

人民币汇率“狂飙”至7.28!宁波外贸人怎么看?_焦点讯息

2023-07-03 15:19:24 来源:宁波都市传媒网

近期,人民币汇率波动成为热议话题。6月30日,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7.28关口,较6月初跌幅超过2%,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低。在开放型经济大市宁波,汇率不仅牵动投资者的心,还事关数以万计外贸企业的“钱袋子”。

一般认为,人民币贬值,能让外商以更实惠的价格为“中国制造”买单,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;但对中国进口商而言,意味着采购成本的抬升。那么,宁波外贸人近期的感受,是否符合这些固有认知?接订单变得更容易了吗?

利好接单,还是无奈降价?


(资料图片)

最近,宁波瑞曼克斯门窗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言东感到“忙并快乐着”。继去年搭乘宁波包机出海后,他保持“空中飞人”模式,上半年跑遍10多个国家拓市场,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。但眼下的汇率形势,着实让他有些“纠结”——

“客户比我们更关注汇率走势,眼看着人民币兑美元连连‘破关’,他们纷纷要求我们让利。甚至有一家土耳其客户,我们连发票都开好了,他们还提出要再便宜点,不然就考虑把订单给当地企业。我们拗不过,只好‘忍痛割爱’。 ”

丁言东给记者算了笔账——6月,有位澳大利亚客户向他敲下一笔近5万美元的订单。他给对方的报价便宜了7个百分点,即3150美元。好在塑料、五金等原材料价格稍有“降温”,这笔订单的利润率仍有10%左右,尚在接受范围内。

7月1日下午,丁言东所在的企业正忙着出货。受访对象供图

和丁言东有同样“烦恼”的,还有宁波华茂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进出口二部负责人郦丹。她正在对接菲律宾教育部的政府采购项目,暑期就要去招投标,而报价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中标的可能。起伏不定的汇率,让她不得不重新评估成本。

“去年,我们中标时的汇率还处于’6.3‘时代,项目交付后便跌至‘7.0’,的确给我们带来一笔收益,但这种幸运可遇而不可求。今年,客户认为人民币贬值已成趋势,自然希望我们降价。下周我们将赴菲律宾上门拜访,商谈细节。”郦丹说。

换言之,尽管人们普遍认为“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”,但在实际操作中,中国的中小企业往往因此面临议价压力。

逢高结汇,还是持币观望?

宁波舟山港作业景象。宁波海关供图

从往年来看,每逢人民币贬值,总有一批出口企业,在短期内尝到逢高结汇的“甜头”。

2022年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,从1月的6.3“狂飙”至11月的7.2,无疑让“年初接单,年尾结汇”的外贸人感到“真香”——如宁波上市公司创源股份,2022年的汇兑收益竟高达3881.77万元,公司净利润随之同比大增6倍。

但记者了解到,相比较尽快“落袋为安”,近期宁愿持外币观望的外贸人不在少数。章珍(化名)是宁波一家出口企业的财务总监。这些天,人民币兑美元关口接连“失守”的消息频传,但她对此已保持一颗平常心。

年初,章珍和同事们关注到美联储加息等动向,便决定先持有外币再作打算。彼时,部分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利率突破5%,让她获得外币储蓄的收益。今年5月以来的汇率走势,加剧了她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,反倒降低了结汇意愿。

宁波舟山港作业景象。 通讯员 吴梦凯/摄

不少进口商也选择“待时而动”。宁波酒泰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雄告诉记者,他们主要进口法国、意大利、智利的红酒以及西班牙火腿,平均每月的进口额约为50万欧元。当前的汇率走势,让他不得不考虑货物的长期轮转。

“人民币贬值抬升进口成本,不仅事关货物的合同款,还涉及到清关的税款。我们索性拉长备货周期,用时间换成本——以前是‘短频快‘地每季度进一小批货,现在则是每半年进一大批货,因为货物短期波动幅度大于长期。等货物抵达宁波保税区,我们再挑汇率相对合适的日子清关。”胡雄说。

后续走势,何去何从?

后续的人民币汇率走势,究竟会何去何从?央行最新发声释放重要信号。6月30日,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,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(总第101次)例会于28日在北京召开。

此次会议指出,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,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“风险中性”理念,综合施策、稳定预期,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

天风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预计,随着国内经济、政策预期和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变化,人民币汇率下半年将回到宽幅震荡格局;宁波一家城商行的专家则认为,今年下半年,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和国内经济复苏确定性增加,利多人民币的因素会逐渐增多。

第133届广交会上盛威国际的展位。记者 严瑾/摄

“我们相信,不论汇率形势如何变幻,唯有洞悉市场、深耕产品的企业,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。”盛威国际总裁王磊告诉记者,今年公司非但没有因人民币贬值而降价揽客,反而基于对市场的把握,底气十足地提出涨价。

王磊认为,宁波的外贸企业与其抱着“赌博投机”心态盯汇率,不妨扪心自问: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如何?能解决客户的哪些核心痛点?有了坚实的“护城河”,中国企业才能避免因“求着外商下订单”而陷入“价格战”,在国际贸易中掌握更多话语权。

记者严瑾

编辑:蒋丽丽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